全国路桥职业教育集团近日在沈阳成立,集团成员单位共计53家,由从事路桥人才培养的职业院校、路桥企业、行业协会、有关科研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组成,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为牵头理事长单位。据介绍,该教育集团将立足路桥行业发展,搭建产学研用的合作平台,开创跨区域、跨业务领域、跨价值链的合作模式,实现成员间资源交换、工作协同、利益共享,实现校企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和合作共赢。
发展职业教育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意义,方方面面都已有了共识,但认识到其重要性是一回事,能否落实到位还存在问题和困难。这其中关键是“校企合作”办学主体没有落实到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动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职业院校引进人才困难,编制问题成为职业院校引进人才的最大瓶颈;二是企业缺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主要原因是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僵化,不适应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需求;三是职业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现有项目和资金不能满足职业院校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不能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支持优质产能“走出去”。
一以概之,搞好职业教育不能闭门造车,需要树立“共享”理念。譬如新成立的全国路桥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有企业、院校,还有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我们完全可以就此展望这样一个场景: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可以随时与来自政府、企业、行业等不同机构的专家一同进行教学研究,也可以共组网络平台,大家一道搜集、分享与之相关的各种数据资料;企业、学校和政府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研讨、征集意见、撰写方案、联合开发新产品……这样一种学校、企业、行业资源的共享,让合作得以深入;数据、信息、知识网络的共享,让创新更加便捷;引进来、走出去,技术的共享让各方走向共赢。
职业教育需要走好共享之路。再以德国为例,由政府牵头、企业与学校共同办学为主体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德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产业工人,被誉为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当下东北老工业基地正面临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这就决定了加快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系一年比一年迫切,一年比一年重要。因此,政府部门应当有担当意识和紧迫感,找到扭转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点,尽快构建一种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有效机制,以“校中企、企中校”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使职业教育改革尽快到位、落地。
当前,辽宁振兴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支政治坚定、技术精湛、技能超群、精益求精的“产业大军”。职业教育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这就决定了各级政府不仅要从政策和制度上作出顶层设计,明确办学主体,确保资金投入,更要扭住职业教育发展的牛鼻子,主动作为。
(张健)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