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外语专业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今年暑期,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中俄学院)组建“匠薪”社会实践团,围绕“语言引领-劳模赋能-社会协同”主题,先后赴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和优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专业实践弘扬劳模精神,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活动中,实践团与沈阳市工会事务与职工服务中心第五党支部(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联合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双方签署了结对共建协议,明确了在支部共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内容,进一步拓展校馆协同育人空间。全国劳动模范杜雪现场分享奋斗经历,以生动故事诠释“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模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场学子,为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思想基础。实践团成员随后参观了纪念馆,通过珍贵实物与专业讲解,深切感受不同历史时期劳动模范的奉献精神与时代风采。

之后,实践团成员深入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参加专题培训,将劳模馆提供的解说词进行外语翻译,邀请专业教师进行审核把关,确保译文准确、文化传达到位。实践团成员在字斟句酌中领悟劳模精神内核,打通跨文化传播障碍,以中英双语系统讲述来自不同时期、不同行业劳模的感人事迹,助力纪念馆拓展对外宣传渠道,推动劳模故事走向更广阔受众。

实践团还走进优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向社区儿童开展“劳模精神启蒙行动”。结合儿童认知规律,团队设计了外语辅导、双语话剧、“劳模小故事”分享等趣味活动,通过轻松的外语互动和通俗的讲述传播劳模事迹,引导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劳动的价值与榜样的力量。

本次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更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团队通过此次活动,构建起“理论学习-实践创作-多维传播-社会服务”的标准化实践流程,探索出“语言引领-劳模赋能-社会协同”的实践育人模式。参与学生也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持续以专业所长传递精神力量,让青春在服务社会中绽放光彩。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