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世家,师道传承,家风延续。
沈阳音乐学院李峰老师的家庭,三代六名教师投身在艺术教育领域耕耘奉献。他们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弘扬东北传统文化艺术和加快辽宁文化强省建设奉献了三代人的青春年华。
李峰的父亲李瑞林是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我国著名“东北秧歌”与满族舞蹈专家,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学科发展与教材建设上的突出贡献者。他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共丹东市委文教队、辽宁省文工团、辽宁歌舞团舞蹈演员,1952年—1953年考入“东北鲁艺”舞蹈班学习。1959年辽宁舞蹈学校成立后从事舞蹈教育工作,先后任沈阳音乐学院附属舞蹈学校教研室主任,沈阳音乐学院舞蹈系副主任、主任。1996年退休后,仍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在任教期间,同战肃容合作,建立了辽宁民间舞学科,编写了民间舞教学的系列教材。其中《东北大秧歌教材》特别是满族舞蹈教材的挖掘、整理,填补了其在民间舞教学中的空白。
李峰的母亲战肃容同为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她1949年参加工作,曾为“东北鲁艺”舞蹈班学员,历任辽宁歌舞团舞蹈演员,辽宁舞蹈学校舞蹈教员,沈阳音乐学院附属舞蹈学校舞蹈系教员、学科主任。她同李瑞林共同在辽宁省舞蹈教学建设中建立了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整理和创编了《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东北大秧歌教材》《满族民间舞教材》,出版专著《东北大秧歌》和《民族民间舞基本训练》。2004年重新修订的教材《东北大秧歌》被列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文化部中等艺术教育[十五]重点教材。
承前启后、矢志育人。李峰的哥哥李岩,继承了父母的舞蹈教育事业,早在1993年中国沈阳国际秧歌(民间舞蹈)节国际民间舞蹈邀请赛中获编导一等奖,曾任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国际标准舞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李岩对待舞蹈教育事业热忱而执着,由他积极探索并兢兢业业在舞蹈系发展起来的国际标准舞专业,从起初无人知晓的小专业发展到现在具有相当专业水准,富有活力和冲劲的特色专业之一,正是其学品、人品的体现。多年来,由他创编排练参赛的作品在全国舞蹈界专业赛事——“桃李杯”比赛中连续获得大奖,为学校争得荣誉。其嫂王嵩妹为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的她已经从教近30年,她擅长将教学实践和科研思考紧密结合,互相促进而相得益彰。她还注重充分挖掘学生专业潜力,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其教学和科研成果颇丰。李岩和王嵩妹现已成为舞蹈学院的教学骨干和中坚力量。
作为家中次子的李峰自小学习钢琴,并时常被父母带进教学课堂。当年,沈阳音乐学院著名钢琴老师郭任远给他的父母伴奏,舞蹈课堂上精彩的伴奏技艺给李峰留下深刻印象,于是萌发做一名舞蹈伴奏的理想。在上初中时,李峰就已跟随父母在教学课堂上开始钢琴伴奏,后成为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艺术指导。在这个舞蹈世家中,他同样以对舞蹈事业的热爱和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为舞蹈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峰的女儿李书娴从小不仅是爸妈更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自幼受到爷爷奶奶、大伯大娘在专业上的良好启蒙。虽毕业后走上教学岗位的时间不长,但受家庭的影响,对民族民间舞蹈事业热爱有加,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和爷爷奶奶讨教专业方面的问题,决心跟着奶奶好好学习东北秧歌精髓。
蓝田生玉,群英荟萃。李峰一家三代在平凡而崇高的事业中实现着价值,用言行诠释一个“教育世家”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在李峰一家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艺精神的弘扬与传承,看到了对中国舞蹈教育事业使命担当的薪火相传!他们用一腔教育热情,诠释“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真谛,向我们展示一幅辽宁教育的发展史和辽宁教育人的最美风采!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