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雁,女,沈阳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
于海雁198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东北大学隶属当时的冶金部,实习期间,见证了宝钢的高自动化水平,毕业后来到沈阳轧钢总厂工作。工作中,感到有继续深造的必要,同时也是受父母的影响,向往教师这一职业,1993年成为沈阳工业大学一名教师,从事电子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数字系统设计》等课程。获首批沈阳工业大学“教学优秀教师”“十大最受学生喜爱的授课教师”称号。所讲授的课程,在“辽宁省本科教学质量监测”统考中,位列全省第一。作为课程负责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上线于“辽宁省大学开放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网”,有近万人选课,2020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持并参与多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获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主编省级规划教材两部:《现代数字系统设计》和《电子技术实验教程》,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二十余篇。
于海雁的母亲张克筠,退休前为辽阳市第三中学高级教师,从教35年;于海雁的父亲于定义,退休前为辽阳市第三高级中学高级教师,从教37年。均为中共党员。
于海雁
于宝义、张克筠两位教师善良、豁达,尽最大能力帮助他人,不求回报。80年代中期,生活都比较困难,但农村老家,先后有四个孩子在市里上学,寄宿在家里半年多,其中两位还考上了本科。
于海雁的女儿胡雨薇,2009年考入沈阳工业大学本科,成绩优异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2017年,成为沈阳工业大学一名教师,现为讲师。虽然教龄只有短短的五年,作为一名党员,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业务素质和思想水平。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于海雁的父亲于宝义是一名中学高级语文教师,总结的家风家训就是:忠于国家,孝敬长辈;勤能补拙,俭能治家;学能知理,书中有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秉承家风家训,教育、知识、文化、素质是家庭建设的首位。于海雁的家庭有五名教师、三名医生、两名从事金融工作,全家在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岗位践行家风、家训,建设美好家园,体现了教育世家的传承。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