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19日,“2025精密制造国际会议暨第二十二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在全球工业互联网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会议以“精密智造・创领未来”为主题,吸引全球8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近400名代表参与,同步通过“论坛+展览”模式,推动精密制造领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等4家单位指导,沈阳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英飞纳精密设备有限公司、大连工业大学联合主办,东北大学、辽宁黄海实验室等10家单位协办。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陈学东,沈阳市科协领导等出席,沈阳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夏明超主持开幕式。
嘉宾致辞:凝聚共识,锚定智造方向

沈阳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珂:向国内外嘉宾致以诚挚欢迎,介绍学校在精密制造相关学科的建设成果,期待与会者通过会议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为精密制造科技与产业高水平发展凝聚智慧。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辽宁省科协第十届委员会主席郭东明:指出会议汇聚全球精密制造领域最新科研成果与产业实践,“论坛+展览”的协同模式将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全球精密制造产业链优化升级注入新动力。

大会副主席、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制造系统首席教授程凯:回顾精密制造国际会议创办历史与初衷,希望本次会议推动沈阳在该领域产学研用取得新突破,依托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

沈阳市科协党组书记孙晓慧:表示会议将激发沈阳本土创新活力,助力把区域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为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劲智力支持。
学术交流:前沿报告+分会场研讨,碰撞创新火花

会议邀请8位中外权威专家作主旨报告,聚焦精密制造核心领域分享洞见:
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院士、米兰理工大学HamidRezaKarimi教授、日本宇都宫大学邹艳华教授等,分别围绕精密制造前沿技术突破、智能装备创新应用、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展开论述。
广东工业大学王军教授、张碧教授、高健教授,以及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机床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吴俊勇,结合产学研实践,探讨精密制造技术落地与产业链协同路径。
此外,会议设置6个分会场,近50位专家学者围绕“超精密与精密装备”“工业母机研发”“精密制造技术与工艺系统”等核心议题,开展深度研讨与成果分享,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具体方向。

成果展示:工业展搭建合作平台,推动技术转化
大会同步举办精密工业展,英飞纳精密设备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及沈阳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集中展示创新成果,涵盖超精密机床、智能检测仪器、高端功能部件及创新工艺解决方案。展会不仅为参会者提供直观了解行业技术进展的窗口,更搭建企业间、校企间合作桥梁,现场促成多项技术交流意向,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创造契机。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全球精密制造领域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推动技术向更高精度、更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沈阳工业大学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强化国际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为精密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才与智力支撑。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