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9月15日,在东北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回信,充分肯定学校百年来始终以育人兴邦为使命的办学实践和为国家、为民族作出的积极贡献。两年来,全体东大人感悟思想伟力、凝聚精神力量,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能,深入思考和回答“落实重要回信精神,东大何为”“强国建设,东大何为”“服务振兴新突破,东大何为”的时代命题。现以“奋进新百年”为题,刊发专题视频和综述文章,全面展现学校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高质量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生动实践,激励引领全体东大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为建设教育强国、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百年筑梦,世纪荣光。2023年,东北大学迎来了百岁华诞。
百年征程绘就壮阔图景,白山黑水回响铿锵足音。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大学深切关怀、寄予厚望。在给全体师生的回信中,对学校百年来始终以育人兴邦为使命的办学实践和为国家、为民族作出的积极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为学校站在新起点、奋进新百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殷殷重托,牢记在心;谆谆教诲,响彻耳畔。两年来,全体东大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总纲领、总遵循,扛牢“育人兴邦”使命,在新征程上不断取得新成绩、新突破,奋力书写“教育强国、东大有为”的新答卷,向着建设“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勇前行。
思想引领:学思践悟启新程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系统谋划和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凝聚起奋进新百年的精神力量。深入实施思想引领工程,把学习贯彻落实重要回信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制定实施方案,系统推进6大工程、18项主体任务,举办中心组(扩大)学习,召开学习贯彻落实系列专题工作会议,广泛开展“育人兴邦”大讨论,推进主题宣讲全覆盖,凝聚起高质量建设一流大学的思想共识、目标共识、路径共识,台账式、清单式推动落地见效,切实将重要回信精神转化为办学治校的强大动能和生动实践。
上级部门高度重视、关心支持东北大学建设发展,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等领导多次来校调研指导,为学校抓好重要回信精神贯彻落实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两年来,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总揽事业全局,高站位谋划发展蓝图,召开东北大学第十五次党代会,将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贯穿始终的主题主线,明确“六个牢牢把握”的发展导向、“两个深度融入”的办学思路和“十个强化、十个聚焦”的战略任务。召开党委十五届二次全会,深化落实党代会部署,继续改革创新,系统谋划和推进人才培养、科技体制、人才发展体制和治理体系等4项改革任务、16项重点举措,进一步释放办学发展活力,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学校党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健全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机制,抓紧干部队伍这个“关键少数”,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高质效完成校内巡察全覆盖,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赋能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培根铸魂:立德树人育新人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实施培根铸魂工程,扎实开展教育部首批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聚焦“坚持一体化、增强协同性、提高精准度、激活响应力”建设目标,以13项重点举措着力构建形成党委全面领导、上下贯通、密切配合、执行有力的工作机制。获批中宣部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建单位,与省委宣传部签约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辽宁的生动实践数智实验室建设,深化爱国荣校主题“大思政课”品牌,持续完善“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大思政”育人格局,加快形成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的“东大方案”。
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跃上新台阶。强化人才培养改革顶层设计,召开人才培养工作会议、暑期人才培养推进会,广泛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以“四个一体化改革”重塑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新模式,加强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内涵建设和前瞻布局,革新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学分制、大类分流和转专业改革,建设辅修专业、微专业和8门必修通识课,推进3类实验室建设,开设24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班,打造博士生学术尖峰01班。以未来技术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为基座,深化一流本科教育和卓越研究生培养,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多维矩阵。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改革行动,成立AI+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顺利通过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得到教育部专家组的高度认可。
创新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贯通“工场工坊+中试基地+双创孵化+校企平台”培养链条,形成“四融合—五递进”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模式,推进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施行“双导师制+企业命题制”,年均超3000人参与企业项目攻关,大力培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卓越工程人才。学校获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升,超57%毕业生到央企等重点单位就业,超30%毕业生在东北地区就业和深造。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取得5项金奖的历史性突破,学生竞赛获奖综合指数位列全国第2名,一批批学子在东大成长成才,绽放青春光彩,书写人生华章。
东北大学坚守爱国报国初心,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深入挖掘百年爱国红色文化育人资源,丰富发展了“五四煤”“可可托海的东大人”等东大精神图谱,重装布展校史馆,新建“冶金摇篮”等文化景观,推出“爱国+”系列舞台剧,持续打造“讲述·东大人的故事”、一二·九师生歌会、“典化人生”——典礼育人体系等工作品牌;开展“总书记回信精神激励我”“弘扬教育家精神”系列主题宣传,联合央视摄制《我的大学》《大道同行》《抗战中的大学故事》等大型思政类专题片;牵头发起成立辽宁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获批教育部红色文化弘扬基地、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入选全国文明校园,“育人兴邦”的爱国文化特色不断彰显。
培优提质:百舸争流千帆竞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做强优势学科,聚焦新型工业化战略需求打造优势学科集群。实施培优提质工程,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深化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内涵建设和前瞻布局,推进“4+3”学科建设体系,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与交叉学科建设,构建“1+10”政策制度体系,成立学科交叉研究院,打造电活性生物材料交叉研究中心、海洋工程研究院、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交叉力学研究中心等跨学科交叉平台,基础学科提质效果持续显现。全面推动控制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等建设成为世界顶尖学科,辐射带动计算机、软件、材料、机械等工科学科快速提档升级,工科群整体发展优势稳步增强,控制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培优计划,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主流学科排行榜中,15个学科跻身全球百强。
人才强校:不拘一格降人才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秉持人才为立校之基、强校之本的理念,引育并举打造高水平师资人才队伍。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面优化升级人才政策体系,加大人才发展关键资源投入,实施教师岗位聘任制度改革、创新团队建设工程、海外招才引智专项行动、卓越青年人才集聚计划等举措,着力推进基于重要发展任务的精准引才育才,两年来,学校先后引进高水平学术团队6支,引育各类优秀人才近300人,人才队伍规模持续壮大,人才集聚态势加快形成。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长效机制,学校教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模范教师”“九三楷模”、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荣誉称号,一大批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大先生”在东大这片热土上躬耕教坛、潜心育人,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
科技跃升:历尽天华成此景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科研,不断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深入实施科技跃升工程,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培育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实现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成功,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急需,聚焦“两重两新”推进科研能力建设项目,启动实施学科先导项目,在信息技术、高端材料、深地与战略性矿产开采等领域,持续打造一批“技术研发-装备集成-场景应用”工程示范。突破深部工程岩体力学与灾害防控世界难题,相关科技成果有力支撑了雅下水电开发、川藏铁路等多个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建设。两年来,学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项,牵头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2项;“科研经费三年倍增计划”顺利推进,2025年度科研进款预计突破20亿元;获批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人才类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55项,获批卓越研究群体项目A类(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实现辽宁省高校首次突破,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国家专利优秀奖。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在Science和Nature正刊发表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支撑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成果产出能力不断提升。
校地融合:跃上潮头满目新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坚持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助力形成新质新域生产力,为建设国家、服务社会、报效桑梓挺膺担当。实施校地融合工程,构建内外协同大合作格局,成立合作发展委员会(服务东北全面振兴委员会),与宝武、鞍钢、百度等签署综合性合作协议55项,面向在辽企业成果转移转化610余项。建设“沈阳—东北大学创新港”,积极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国家任务承载地、高层人才汇聚地、国家创新平台和标志性成果产出地及面向辽沈的产业新兴地。重塑国家大学科技园,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年度转化交易额近2亿元。建设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等特色智库,相关咨政建议转化为辽宁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第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的政策举措。牵头组建辽宁省纪检监察大数据重点实验室,探索实践大数据监督和办案“双轮驱动”。
强化治理:惠泽师生暖人心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以师生成长发展为中心,强化内部治理、服务保障,办学治校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坚持依法治校,健全以《章程》为统领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健全师生民主参与机制,持续激发事业发展活力动力,聚焦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科学编制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积极拓展内外部资源,统筹推进资源配置改革,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上线财务智能报销平台,大力推进“一号通”建设,数字赋能锻造发展新优势。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年度民生实事清单,打造阳光校园、温暖东大。新建学生宿舍、人才公寓竣工使用;新立项一批“两重”基建项目;完成学生食堂、宿舍淋浴及加装空调改造;“一站式”师生事务服务中心揭牌启用,公安政务服务走入校园,工会经费拨付标准大幅提升,校医院软硬件建设持续加强,全面打造惠泽师生的民心工程、暖心工程,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大潮激荡,奋楫者先。站在新百年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使命召唤,东北大学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弘扬“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和“实干、报国、创新、卓越”的文化品格,以更加时不我待的使命感、紧迫感和更加坚定的改革决心、发展信心,高质量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奋力谱写东北大学新百年新征程新华章,为建设教育强国、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