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教育部在重庆召开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现场交流推进会部署要求,8月8日至11日,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沈阳工业大学承办,37家单位协办的第一届行业/地方院校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会议在沈阳成功举办。
大会聚焦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以“工业工程工学新进展: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旨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持续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促进行业/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柴天佑,浙江工业大学校长高翔,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研究生工作处处长周学军,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杨帆、赵忠升,辽宁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等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以及来自全国150余所高校和研究生培养单位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大会开幕式由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孙秋野主持。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杨帆在致辞中代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向精心承办本次会议的沈阳工业大学,各协办高校、学会及期刊的支持致以诚挚的敬意。他表示,此次大会将通过主旨报告、专题报告、案例分享、“百问百答”互动等多种形式,围绕培养方案重构、课程教材革新、产教融合机制、校企协同育人、评价改革突破等关键议题,开展深入交流、碰撞思想火花,不仅能为行业/地方院校工程类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创新注入澎湃动能,也将为探索工程硕博士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新体系提供鲜活的样本和可行的路径。
辽宁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王玉辉在致辞中介绍了辽宁省锚定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中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他表示,辽宁工业门类齐全、文化底蕴深厚,期待更多优秀的人才走进辽宁、选择辽宁、扎根辽宁,积极投身全面振兴火热实践,开创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希望通过本次大会探索出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人才培养链、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需求链深度融合,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筑牢坚实的人才根基。
辽宁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委员刘大力在致辞中介绍了辽宁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经验做法。他指出,地方高校作为我省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要聚力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构建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切实提升工程教育内涵与质量,着力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卓越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希望与会专家、代表进一步凝聚共识、锐意改革、大胆探索,在服务国家高水平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携手共创无愧于时代的教育辉煌。
沈阳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贾玉明在致辞中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与会的领导、专家和教育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现实需要,更是行业和地方院校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沈阳工业大学作为工科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与25所高校联合发起成立行业/地方院校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专家组并承办首届会议,发布《8·8倡议》,开启了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新篇章,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他期待各兄弟院校之间能够共建生态、共搭平台、共商大计,立足区域、深耕产业、办出特色,推动校地之间“学科链”与“产业链”同频共振,校企之间“培养端”与“需求端”无缝衔接,将工程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卓越工程师。
柴天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报告题目:智能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高翔 浙江工业大学校长
报告题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于雷 中国船舶集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中国舰船研究院副院长、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
报告题目:校企协同、以船筑基、为企兴才一构建中央企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
程冬 然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党委干部部)部长(总师级)
报告题目: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实践与思考
赵玉新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报告题目:产教融合自主培养卓越工程师——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李英民 重庆大学校长助理、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
报告题目:工程硕博士有组织人才培养的价值逻辑与探索实践
曹庆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理工学院院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
报告题目: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北航探索与实践
肖曦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副秘书长
报告题目: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与培养改革探索
孙秋野 沈阳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报告题目:解构“366→1”育人密码,厚植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沃土
会议期间,2位院士专家围绕“工业工程工学新进展”主题作了专题报告,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组织、出版机构和相关企业的53位专家作了精彩的报告。报告聚焦服务区域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面向行业的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类高层次人才思政育人体系研究、AI赋能研究生教育探索与实践、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成果的评价体系、校企深度融合的产教协同育人机制研究、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与会专家的精彩报告和真知灼见,使本届会议成为推动行业/地方院校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创新发展的思想交流平台。
会上,全国26所行业/地方院校共同发布了《8·8倡议》暨行业/地方院校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百问百答”。与会高校就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贡献出行业/地方院校的智慧和力量达成了共识。同时,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征求意见稿)》,大会在全国高校中广泛征集了当前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痛点、难点与核心关切问题500余个,深入剖析后梳理出共性问题116个,并以实践案例的形式提供了158项可借鉴、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实现了首次对行业/地方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的系统性梳理,为全国工程教育领域,特别是行业特色院校和地方高校提供了一份系统性的“解题参考”。
此次大会累计收到全国25所高校的45份论文和工程案例,对新时代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通过深入研讨与经验分享,与会高校进一步明确了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路径。下一步,各高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创新,为培养更多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工程类高层次人才贡献力量。
来源:沈阳工业大学公众号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