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至20日,第十三届(2025年)全国流态化会议暨颗粒技术会议在沈阳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颗粒学会流态化专业委员会主办,沈阳化工大学承办。大会以“流化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旨在推动流态化及颗粒技术领域相关理论与应用技术持续发展。
开幕式由中国颗粒学会流态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会议组委会主席、沈阳化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许光文教授主持。他向莅临会议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业界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全国流态化会议已有63年历史,是我国流态化技术最重要的学术论坛,对推动流态化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起到积极作用。他希望本次的会议激发出一些新理念、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应用,为我国能源领域的科技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沈阳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秦高梧,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朱庆山研究员,中国颗粒学会流态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卢春喜教授致欢迎辞。
秦高梧在讲话中指出,沈阳化工大学近年来在流态化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突破,今后将持续开展流态化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一如既往地为中国颗粒学会及其流态化专业委员会创造更优质条件、提供更全面保障,为国内同行做好服务。他期待与全国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流态化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与产业化应用,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化大应有的贡献!
清华大学吕俊复,英国赫瑞瓦特大学RaffaellaOcone,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毕晓涛,日本群马大学ReijiNoda,中北大学刘有智,青岛科技大学郭庆杰,浙江大学王靖岱,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友好分别作大会特邀报告。会议同期开设流态化技术培训班,由国内相关教授专家讲授了“流态化技术在聚烯烃生产中的应用”“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中的流态化技术”“颗粒与流态化测试技术”“生物质制合成气”等流态化技术的重要应用及前沿发展。
本次大会共设置流态化的介科学与智能化、流态化基础及过程强化、气液/气液固与新型流态化系统、流态化低碳新技术、颗粒制备及流态化测试等5个分会场,内容覆盖了流态化研究领域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应用的全部过程。大会共吸引300余人参会。大会共收到了151篇稿件,其中大会报告9个,分会场主题报告27个,邀请报告39个,口头报告87个,墙报30个,共评选出优秀报告23个,优秀墙报6个。沈阳化工大学能源与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老师和同学积极参会,获得了优秀报告和优秀墙报奖。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