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教育频道>>教育频道-心理健康
心理疏解让考生以最佳心态走进考场

2022-05-10 09:00:39    来源:沈阳晚报 分享到:

目前沈阳市初三、高三学生已经恢复线下教学,其他年级的学生也为即将恢复线下教学做着准备。在这个关键时期,可能因为居家时间过长,部分孩子在情绪上已经积累了一些问题,加上甫一恢复线下教学,对学校的生活节奏不是很适应,初三、高三学生又要面临中考和高考,心理上多少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考生和家长该怎么办?5月10日起,指尖沈阳、沈阳晚报“听雨者”心理服务平台将连续推出系列报道,请“听雨者”平台心理专家为广大学生及家长排忧解难。5月10日,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光明为毕业年级的学生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给出解决办法。

家长要及时识别孩子的情绪

梁光明说,因为疫情居家时间过长,今年考生们的考前焦虑可能会更突出一些。但并不是100%的孩子会出现这种考前焦虑,这与孩子的个性特点有关,还与孩子既往遇到挫折、承受挫折的能力有关。所以那些既往个性素质比较薄弱的孩子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作为家长,应该在第一时间观测觉察到孩子的这种情绪变化,然后帮助孩子建立一些疏泄情绪的通道。因为疫情居家上课,家长平时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很多家长应该可以在孩子们日常的言谈举止中,了解到孩子情绪的变化。因此,家长应该多和孩子聊一聊,让孩子看到正性的东西,再有就是通过陪伴孩子运动来释放一些压力,或者是通过家长改变一些说话的模式,也能够帮助孩子平复情绪。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合理的释放,就会减少以其他负面形式,比如与别人发生冲突等来宣泄这种情绪。

家长在注意识别孩子情绪的同时,还要及时评估识别自己的情绪,避免消极的情绪、消极的认知传染给孩子。因为孩子的很多情绪,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不仅仅是孩子自己得来的,这里面也跟家长的一些认知评价有关。一些负性的信息,包括对考试的担心、对一些政策的理解,孩子更多的是从家长那里听到或者是感受到的,并且把家长的这些认知认同为自己的一部分。

学生要学会接纳和疏解自己情绪

梁光明说,因为疫情的原因,学校迟迟不能恢复线下教学,对于面临高考和中考的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那么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学会接纳并且疏解自己的情绪。比如说当知道自己有一些愤怒、焦虑的情绪时,先不要着急尝试着把这个情绪压下去,因为越想压制它,这个情绪就会让我们越抓狂。作为高三和初三的学生,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已经开始能够描述自己的情绪,所以第一件事就是学会接纳情绪,可以尝试着在情绪特别激动的时候,把这些情绪写在纸上,让这些情绪外化,并且把它命名。

这种操作过程一是转移注意力的作用,二是有宣泄的作用,三是能够帮助我们去识别情绪背后要带给我们的什么样的一个态度。其实我们不管产生什么样的情绪,都是跟我们自我内在认知需求没有满足有关。比如说:不管我怎么努力,学习成绩也上不去;我想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注也没有得到……这些都是因为内在需求没有被满足,才会产生情绪。当我们把这些情绪写出来的时候,就能看到情绪背后的一个认知,然后我们针对这个认知去做工作。所以建议孩子们不要太排斥情绪,学会接纳情绪,并且把它描述出来,这样就会减少情绪对我们的影响。

疏解情绪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寻求支持。一是可以寻求同学或者好友之间的支持。把烦恼向他们倾诉一下,他们会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你,让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可以寻求老师的支持。多和老师沟通,尤其在学业上遇到问题,老师的经验比较丰富,经历了多次的高考或者中考,会给到你一些及时有效的建议;三是也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让家长知道你此时的情绪,才会给你所需要的支持。如果你什么都不说,家长不知道你需要什么,就只能干着急,给到的并不是你想要的,反而制造出更多的亲子之间关系的矛盾。

疏解情绪最有效的方式是运动锻炼。建议大家可以利用零散的课间时间多进行体育运动。下课的时候不要坐在座位上不动,一定要起来到户外散散步,哪怕只是抬头看看天空,或者眺望一下远方,也会让我们缓解学习的压力和内心的焦躁。通过这样的调节,能够帮助提高我们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除了运动之外,我们也可以选择自己过去缓解压力习惯使用的方法,比如说听听音乐、画画儿、做做手工、踢踢球等。或者是有节制的打打游戏呀,都可以让自己从紧张和焦虑中解脱出来,对于疏解情绪都有很好的作用。

学校和老师要给学生适应的空间和时间

对于高考和中考,每个学校和老师都面临着升学率这样的压力。特别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学校和老师的压力更大。这种情况下,学校和老师首先应该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避免把焦虑情绪传递给学生,加重学生的情绪负担。

学校和老师要考虑到学生们从之前的寒假到因为疫情居家,前后已经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待在家里。复课后,对于学校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奏会有一些不适应。所以建议学校和老师在数学内容的安排上,要考虑到学生的这个实际情况。课程的安排尽可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经过一周到两周的时间,一点点地把学习的强度带回到原来的节奏。或者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改变备考复习强度和方法,会对学生更有帮助。如果强行加强度,可能会适得其反,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负面情绪影响,欲速则不达。

梁光明还提醒大家,给考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备考氛围,不仅仅是某个家长、某个家庭和某个学校的责任,社会舆论也非常重要。希望备考期间,各种媒体都应该尽量减少关于备考负面消息的传播。家长和老师不仅要克制负性情绪,还要屏蔽一些负性信息,包括亲朋好友以及一些社交媒体传递给孩子。更多地鼓励孩子,把一些负性信息转化成正能量,比如对于居家上课,可以告诉孩子这段难忘的生活经历,磨炼了人的意志,最终战胜疫情,增强了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这些都会成为人生的财富。有了这些经历,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会变得更坚强。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东

责任编辑:张越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