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老师开导,我现在心情好多了!”因为考研失利,最近一段时间,大连海事大学大四学生胡玲(化名)情绪持续低落,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不想写论文,看书看不进去,想不明白是要再考一年,还是找工作。经过同学推荐,她拨打了学校学生心理发展服务中心的电话,寻求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胡玲心中的郁结已经纾解开来,慢慢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
由于疫情,大连所有高校启动封闭管理,影响学生生活,有些人心理压力增大。各高校都启动了线上线下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调整状态,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挑战。据了解,3月份以来,大连海事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服务中心线下接待来访学生30多例,线上咨询50余例。
戴悦是大连海事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服务中心的专职咨询师,她说,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要采取不同纾解方法。对于考研失利,陷入“再战”和找工作的迷茫状态中的同学,要帮助其重拾信心,找到目标,增强面对未来的力量和勇气。因为每天在寝室,有同学与舍友发生摩擦,不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我们要帮助其认识人际交往中需要注意的地方,鼓励他们自己找办法解决问题。
“我想看大连的樱花,想买春天穿的好看的裙子,想去看海鸥”“想要赶快解封,线下上课,想听喜欢的老师面对面讲课”“想和她们去一次洗浴中心,体验东北搓澡”……这是大连海事大学推出“浪漫文档”活动,同学们在互动文档中,表达疫情结束想要做的事,也记录和分享生活中的美好,累计浏览量近万次。据了解,除了心理咨询,“浪漫文档”活动外,大连海事大学还推出了系列心理主题教育活动,打出“组合拳”。如开展“春日唤醒”打卡活动,鼓励同学们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加强锻炼、广泛阅读等等,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近期还将推出心理栏目“听见你的心声”,以声音的形式传达、交换、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喜欢的声音,为封闭的校园增添温暖的情感。
疫情期间,大连海事大学加快工作节奏,提前完成线上心理测评和线下摸排工作。下一步将对测评结果为警戒和高危的学生进行深度摸排和评估,制定“一对一”方案,尽全力确保每一名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育人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专题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大连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许民强说:“学校开展逆商教育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光照进来的地方’逆境树洞空间、‘你是我的光’感恩逆境等系列活动。在这些理论和实践积累的基础上,今年春季学期学校首次开设《逆商培养》选修课程,实现了逆商教育的科学化、体系化。”(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谢小芳)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