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基础教育与生态振兴双驱动路径实践与发展研究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周年,同时也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重要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沈阳理工大学“绿源先锋”实践团带着推动教育和绿色发展双驱动的使命,深入沈阳市三台子村,开启了为期15天的实践与探索之旅。
7月12日,实践团成员走进三台子村,以行动书写青春誓言,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教育理念与绿色发展的实践探索,更是青年学子对“两山”理念的深刻践行,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与活力。
三台子村地处沈阳市郊区,是一个典型的乡村。虽然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环保意识也亟待提升。村里的孩子大多在村小学就读,教学条件有限,课外活动较少。同时,村里的生态环境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垃圾处理不当、池塘污染等问题。沈阳理工大学“绿源先锋”社会实践团的到来,为这个村庄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改变。
实践团抵达三台子村后,受到了村支书的热情欢迎。村支书对实践团成员与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详细介绍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同时,带队老师也向村支书介绍了实践团的基本情况和此行的目的和计划。希望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探索一条乡村基础教育与生态振兴同频共振的绿色发展之路,为三台子村的生态振兴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播撒希望,为乡村基础教育注入新活力
实践团聚焦“爱国筑梦,环保启航”,将教育、爱国情怀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爱国主义教育宣讲课上,成员们通过讲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新中国发展历程及新时代成就,结合爱国主题歌曲播放与互动问答,将家国情怀融入鲜活故事与直观影像,让孩子们在沉浸式学习中感受民族精神的力量。
实践团还深入乡村教室,针对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开展帮扶。在简陋的教室里,队员们耐心答疑解惑,用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每一堂课都是希望的传递,每一次交流都是梦想的点燃。采取的教育形式以互动式教学为主,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许多孩子在实践团的帮助下,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升,视野也更加开阔。实践团也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学习需求,采取多样化的上课模式。此外,实践团还提供课后辅导,为孩子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巩固课堂所学。
建言献策,为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提供新思路
为了深入了解三台子村的生态现状,实践团在进村初期就展开了广泛的调研。通过与村民的交流,实践团发现村民对环保意识的缺乏和对生态保护知识的不了解是导致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许多村民表示,虽然知道环保很重要,但由于缺乏具体的知识和方法,不知道从何做起。为了帮助村民提升环保意识,实践团决定从实际问题入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实践团提出了“三步走”解决方案: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制”,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环保;试点家禽生态圈养,减少散养带来的污染;以及启动池塘清淤和水生植物净化工程,改善水域环境。实践团以“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为主题展开调研,直面村庄的生态现状,发现池塘被绿藻覆盖,生活垃圾污染严重,家禽散养导致粪便污染,垃圾堆积成山,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村庄的生态环境和村民的生活质量。实践团通过文献回溯、实地踏勘和多元访谈,绘制出一幅立体的乡村生态变迁图谱,为后续治理方案提供了数据支撑与情感共鸣。
实践团以“美丽中国,青春行动”为主题,开展生态环保宣讲活动。实践团成员马健峰结合三台子村的实际情况,向村民们细致讲解了生态环保知识。他深入分析了当地生态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等切实可行的建议。宣讲结束后,村民们与实践团成员就村庄未来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实践团成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美丽中国”建设与乡村生态保护的紧密联系,村民们也积极分享了自己的想法,提出了包括改善村容村貌、垃圾处理等关乎当地发展的建议。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庭院种植户在灌溉用水上的成本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队员们提出了“雨水收集+简易过滤”模型设想。该模型利用雨水收集箱和砾石-砂-活性炭过滤层,将雨水净化为灌溉用水,操作简单且成本低廉。通过现场模拟实验,队员们用水瓶演示了雨水过滤过程,为村民们详细讲解了其原理和优势,成功地证明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为庭院种植户提供了一种新的水资源利用方式。这种模型不仅能充分利用天然雨水资源,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还能帮助种植户降低水费支出,完美契合了生态环保与降本增效的双重需求。
环保知识竞赛,围绕生态保护、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等主题设计趣味题目,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踊跃参与。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不仅让环保知识转化为孩子们的日常习惯,更推动绿色理念真正扎根生活、融入成长。
此外,实践团还与孩子们及其家长结对,开展了系列帮扶活动。他们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帮助解决学习上的困难,鼓励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同时,团队成员与家长们交流,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和环保知识,助力家长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提升家庭的环保意识。
青春誓言映乡野,振兴蓝图绘心间
随着夕阳的余晖洒在三台子村的田野上,我们的实践团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深深的思考踏上了归途。这次旅程不仅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一次心灵之旅,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投身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将这次实践的感悟转化为行动的力量。让我们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让我们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展现青年的风采,实现青春的价值。
沈阳理工大学“绿源先锋”社会实践团以青春之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行动证明: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振兴,更是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的协同发展。在“两山”理念指引下,青年学子正以智慧与担当,为美丽乡村建设书写新的篇章。
在实践团的实践活动结束后,三台子村的村民们为了表达对实践团的感激之情,特意送来了一封感谢信。信中从教育支持、生态保护、文化振兴等多个方面对实践团的工作表示了感谢,并对他们为乡村带来的积极变化和深远影响给予了高度评价。信中提到,实践团不仅在教育上给予了孩子们极大的帮助,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还在生态保护方面提供了专业的建议和实践指导,为乡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