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教育频道>>教育频道-动态热点
沈阳理工大学热血青年奔赴延安  解码青春信仰的双向生长密码

2025-08-15 10:03:00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站在新时代的坐标点上,青春如何与信仰同行?答案,或许就藏在美丽的革命圣地——延安。2025年8月,沈阳理工大学“青马工程”社会实践团以青春之名再次抵达延安红色沃土,参加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赓续红色血脉助力圣地发展”延安专项,在考察国情、体验社会、服务群众过程中激发青春奋进力量。

实践淬炼,在见行见效中培根铸魂

“到延安去!”这声穿越八十余载的青春呐喊,至今仍在耳畔回响。盛夏时节,沈阳理工大学青年师生跨越1300多公里,走进革命圣地延安,在温馨的开班仪式中拉开了这次研学的帷幕。

青马学员在枣园革命旧址分享学习感悟

“党中央延安十三年的革命史,是一堂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课,荡涤灵魂。”学员们走进枣园革命旧址,学习那些在延安的土窑洞中诞生的著作,深刻感悟“延安窑洞有马列主义”;在杨家岭革命旧址《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的信仰与抉择》专题授课中探寻这群青年怀揣着滚烫的理想,冲破重重封锁,奔赴这片红色沃土背后的精神密码;深入延安革命纪念馆,开展“中国共产党延安十三年的奋斗历程与经验启示”专题调研,梳理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的内涵延伸。

青马学员在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齐声高唱《黄河大合唱》

“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学员们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沉浸式感受359旅的健儿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在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黄河壶口瀑布前,学员们齐声高唱《黄河大合唱》,激昂的歌声唤起历史回响、激发青春共鸣……

青马学员在梁家河村重温入党誓词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循着知青们的足迹,学员们来到梁家河知青旧居,这里曾是青年习近平办公居住的地方,更是他经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磨砺的地方,土坯墙、旧窑洞、煤油灯、农具架……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生动展现了知青们在艰苦环境中磨砺意志、服务群众的坚定信念。

青马学员学唱抗大校歌

“延安革命旧址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此次研学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理想信念、政治立场与人民情怀的深刻再认知。”学员们在王家坪革命旧址、凤凰山革命旧址、瓦窑堡会议旧址、洛川会议旧址、西北局等红色教育基地实地体验后,纷纷感叹道。

访谈调研,在交流共建中汲取力量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青年师生深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与副馆长柯延鹏等访谈交流,挖掘“延安精神”“抗大精神”与“人民兵工精神”契合之处,调研老校长何长工在抗大任职期间的史料素材。一堂生动的“博物馆中的思政课”现场教学在此呈现,激昂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唱响了跨越时空的青春誓言,激励青年学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书写人生华章。

青马学员与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副馆长柯延鹏座谈交流

学员们还访谈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宣教部主任冯冬梅、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副主任张茁、西北局革命旧址刘坚、延安融媒体中心高级记者干雄焱等专家学者,以及讲解员、大中小学生、退伍老兵、当地居民、从外地奔赴延安的游客等50余人,通过团队自主设计的特色文创产品宣传学校特色和延安精神,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深化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在这片充满记忆的红色沃土上,感受信仰的力量!

青马学员前往延安大学校史馆调研学习

期间,学员们同延安大学、江苏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师生围绕社会实践、青马培训和延安精神传承等内容交流学习,步入延安大学校史馆,斑驳的相片中,“立身为公”的办学初心光华灼灼。并与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西北局革命旧址、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延安自然科学院旧址等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3处,获赠《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师生名录(部分)》《李卓然同志在延安》《在西北局的日子里》《路遥传》等一批珍贵研究资料,在现场教学点建设、红色文化宣教、理论和实践研究等领域加强合作,携手赋能红色文化传承。

深耕品牌,在青春建功中挺膺担当

“走进‘青耕中国’延安专场直播间,我们以专业化运营和创新化传播,提升地域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构建起产销对接的高效桥梁,切实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镜头前,小主播们配合默契,以青春洋溢的讲解方式,向观众推荐苹果脆片、枣炒面和小米酥等地道陕北特产。清脆的“咔嚓”声在直播间响起,“上班族午休短?宝妈带娃没空做饭?加班饿到胃疼?追剧嘴寂寞?宵夜怕胖?这包全搞定!”这场跨越山海的“云端助农”,让延安特产飞出黄土高坡,更迸发出的是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本次直播受到广大网友大力支持,吸引1770人次关注,收获点赞数1.1万以上,转发160余次,用实际行动汇聚成乡村振兴的暖流。

青马学员走进“青耕中国”延安专场直播间

真题真做,真问真答。校级青马学员骨干开展供需结合、有组织的研学实践,打造“同学同研同讲同行”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阵地共用、工作联动”的实践格局,走进延安革命旧址、场馆展厅、直播课堂、乡村社区等30余处实践场地,上好“沉浸式”大思政课、搭建“互动式”宣讲平台、进行“深入式”调研访谈,推动社会实践从“活动式参与”向“内涵式发展”跃迁,让青马学员在实践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青马学员录制《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主题微团课

研学虽短,收获满满。团队撰写学术论文《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及历史经验研究》(已录用),凝练课题研究成果;构建现代信息技术视域下高校延安精神“1+4+N”志愿宣讲体系;与革命旧址、纪念馆等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3处;录制《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弘扬延安精神肩负新时代使命》等主题微团课2部;举办2期专题读书班,诵读《梁家河》《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经典篇章14段。

学员们自主研发设计“延安十三年党领导的青年运动”三折叠宣传册,创作“延安精神”特色文脉地图,以及具有“沈阳理工大学”“延安红色文化”特色的20余种打卡印章、明信片、钥匙扣等文创产品,受到延安各纪念馆、博物馆、市团校和其他高校师生高度认可,将社会实践成果有效转化,形成一大批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受到学习强国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广泛关注,生动展现沈阳理工大学“青马工程”在实践育人工作上的显著成效,提供了可借鉴性经验。

青马学员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历史选择了延安,延安铸就了辉煌。“走进这片窑洞,砖石土地间仿佛都镌刻着曾经的波澜壮阔。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必将坚定信仰、传承红色基因,珍惜先辈们用热血换来的平静生活,继续奋勇前行。”沈阳理工大学青马学员纷纷感慨道。(作者胡骥马楷越)

责任编辑:张博华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