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由辽宁省社科联主办,辽宁省化工产业发展及应急管理研究基地、沈阳化工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及沈阳化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的“首届(2023)区域化工产业发展与应急管理论坛”在沈阳化工大学成功举办。辽宁省社科联副主席刘春霞,辽宁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牛胜军,沈阳化工大学校长许光文参加论坛并致辞,沈阳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周志强主持论坛开幕式。
为了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建设高校新型智库,辽宁省社科联批准沈阳化工大学组建辽宁省化工产业发展及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同时承办“首届(2023)区域化工产业发展与应急管理论坛”。论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对接国家双碳战略,聚焦探索在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中贡献化工高校的智慧与力量。论坛围绕四个议题展开,一是绿色低碳与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数智赋能与化工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三是化工行业管理创新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四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与化工产业精细化发展。首届论坛重点探索服务我省新时代“六地”建设特别是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建设的实现路径,研讨助力打造石化和精细化工万亿级产业基地的关键举措。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庞广廉,大连理工大学宋金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焦建彬教授,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微微做论坛特邀报告,分别以“新形势下的行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之道”“邻避型基础设施项目的治理创新”“智慧应急生态-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展望”“深入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 加快打造万亿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为主题分享了最新成果。
庞广廉副秘书长立足化工行业国内外发展趋势,认为“高质量发展是石化行业必由之路”,提出“政策、供应链、监管、转型和投资是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五大核心驱动力”的学术观点。
宋金波教授则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提标改造、政府办公楼毗邻垃圾焚烧发电厂厂址、仙桃“2016.6.25”事件的开放前台+打开后台策略、江苏危废收存项目的数智化平台+协同治理、秦皇岛市污水污泥项目的政企深度合作,以及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的技术增信等六个经典案例剖析了邻避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去污名化与治理创新路径。
焦建彬教授从生态学视角,提出“建立跨学科合作机制,构建多学科融合的智慧应急生态,提高智慧应急各环节的动态联动,做到灾情有预案、执行有反馈;从现在不互通、缺少分析、低效的信息化应急管理,转变为数字化、全过程、全方位、多指标的应急生态”的创新构想 。
韩微微副总经理则围绕深入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辽宁加快打造万亿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的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
省内四所高校管理学院院长分别主持报告会。会议期间举办了青年学者论坛和研究生论坛,19位青年学者和在读研究生进行了交流分享。
来自辽宁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相关学科负责人、青年学者和博硕士研究生,沈阳化工大学中层干部和师生代表近300人参加论坛。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