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沈阳市普助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在皇姑区三台子街道乐山社区二楼儿童“益”站,举办了两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在浑南区白塔街道隆河谷社区,开展了“环保‘袋’回家 与‘粽’不‘童’”主题志愿活动。
公益小天使 关爱伴成长
6月1日,沈阳市普助公益志愿者和儿童“益”站的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故事《我戴眼镜了》,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让孩子们详细了解视力保护的重要性,学会科学用眼。在趣味游戏环节,乐山社区的孩子化身“公益小天使”,为康平县困境儿童赢取“微心愿”,让困境孩子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怀与温暖,从而引导孩子们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勇于战胜困难,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完成活动的“公益小天使”,也将获得荣誉证书及小礼物。
阳光伴成长 播种童年梦
志愿者讲师通过风趣幽默的绘本故事《神奇种子店》,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孩子们感受小种子“生命”的价值与延续,通过亲自播下种子,体会自然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活动现场,每位小朋友在乐山社区儿童“益”站认领、种植一盆小花,写上自己的名字并悉心照料,静待花开……活动过程中,来自爱尔眼科的医生为小朋友们免费检查眼睛、视力,助力孩子科学用眼,保护视力。
环保“袋”回家 与“粽”不“童”
在浑南区白塔街道隆河谷社区,沈阳市普助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开展“环保‘袋’回家 与‘粽’不‘童’”主题志愿活动。活动邀请社区35组家庭,将绘画艺术与环保相结合,让到场的亲子家庭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响应低碳环保理念,主动践行垃圾分类,共同关爱美好家园。
“你知道的可回收物有哪些?”孩子们快速地按响抢答铃回答:“可回收物有一个记忆口诀,那就是玻金塑纸衣,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报纸、玻璃瓶等等都是可回收物。”活动现场,志愿者向亲子组合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并通过趣味抢答的游戏,寓教于乐,将垃圾分类的意义,“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传递给在场的社区居民。
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很快就投入到DIY绘画帆布袋活动中。经过一个小时的创作,小朋友们顺利完成了创意涂鸦。他们有的绘制了绿色的地球,有的画上了自己喜欢的动物、花草……志愿者告诉小朋友们环保的重要性,小朋友们各自分享着参与本次活动的感想,大家纷纷表示:要将环保“袋”回家。活动的最后,志愿者们拿出自己刚刚包好的粽子,为孩子们送上节日的祝福。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封葑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